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687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持续加强安全治理,探索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安全治理体系,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电力安全治理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席大大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务实举措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电力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力安全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着力培育安全文化,安全治理原则逐步明确,长期保持着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安全技术蓬勃发展。形成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为基础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以“三道防线”为核心的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技术、仿真分析技术、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高电压绝缘技术、继电保护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安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杜绝电网稳定破坏事故。“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技术广泛应用,电力安全治理的物质基础持续夯实。
安全管理卓有成效。构建形成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等安全治理议事协调平台,逐步理顺电力可靠性、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水电站大坝安全监察等工作机制,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近期与远期、常态与极端、综合与专项“三结合”的风险管控机制初步形成,电力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坚决遵循“三管三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厘清行业监管和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初步形成央地协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为核心打造较为完备的电力安全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电力安全治理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安全文化繁荣发展。出台《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多数电力企业形成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安全文化,“和谐·守规”电力安全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汇聚成型。“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年”“电力安全生产月”“电力安全文化论坛”等活动实现品牌化延续,电力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持续拓展。电力职工安全能力和安全素养显著提升,电力安全治理的群众基础得到有力巩固。
新时代十年电力安全治理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支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可靠的电力基础。
我国电力安全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当前,我国能源革命持续深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系统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全球领先,具备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但仍面临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新时代电力安全治理提出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确保稳中求进,着力防范化解电力系统性风险。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高质量、高可靠的民生用电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电力高质量发展和电力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对新时代电力安全治理带来新挑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带来新的故障形态和稳定特性,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机理深刻变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极大压力。以2024年“五一”期间为例,高峰时段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电网新能源出力占比均超过或接近50%,华北电网超过60%,电力系统频率、电压、功角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分布式新能源涉网标准和耐频耐压能力偏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和第三道防线有效性下降。有源配电网设备反向重过载、电压越限问题突出,新型并网主体网络安全防护边界扩大,安全管理水平亟待强化。
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推动电力安全治理进入新常态。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率和规模不断升级,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对电力生产运行秩序带来极大影响。在安全保供方面,以寒潮过程为例,新能源出力显著下降,采暖负荷快速拉升,全国范围内供需两侧形成超过3亿千瓦“剪刀差”,大幅加剧电力平衡难度。在安全运行方面,覆冰、山火、雷暴等灾害与微地形微气象叠加,影响网架结构完整性和运行方式灵活性。可以说,极端气象极大加剧了外部环境变化对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的影响,由以往的主要影响负荷侧、部分影响电网侧发展为对源、网、荷三侧产生深度影响,给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保供带来严峻挑战。
以务实举措推进新时代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强化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全国电力安委会的统筹指导,推动地方各级电力安委会更好发挥协调作用,强化电力企业安委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力度。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行电力安全政策法规开展适应性评估,建立“立改废”清单并持续推动落实。研究制定一批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的安全政策法规,确保新业态新技术安全发展。补强安全标准体系,健全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的安全标准体系,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并网接入、稳定运行等标准规范制修订,强化安全治理要求。推动反事故措施向标准转化,完善新型主体并网要求。落实安全责任体系,健全行业内各业务条线、各专业部门“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工作机制,明确源网荷储安全共治、边界清晰的责任体系。建立能源监管机构、地方电力管理部门、电力企业共同参与的区域电力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定期会商研判重大风险。
增强电力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出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框架,加快构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技术支撑体系,从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防御三方面提升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强化配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能力,推动大电网安全风险识别、监视、控制体系向配电网延伸,系统排查单方向、单通道、单线路县域电网结构性风险,摸排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及微地形、微气象等重点区域配电设施防护能力,差异化提高灾害防范标准。提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电力监控系统本体安全建设,严格管控涉控业务安全风险,构建内生安全能力与风险免疫能力。健全网络安全风险通报预警机制,鼓励漏洞问题主动发现。深化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监督,落实新型主体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电力应急能力建设,推动电力应急体系融入国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升跨企业跨区域救援的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协同应对实战能力。加快修订国家及各级政府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推动建立电力与城市生命线的应急联动处置机制。
完善电力安全治理保障机制。落实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深化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做深做细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制度,推进风险隐患闭环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挂牌督办通报、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整改销号等制度,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有效运转。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法规体系与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衔接,提升电力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发挥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技术支撑和引导作用,推动源网荷储安全协同共治。完善设备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可靠性评估,建立质量终身追溯机制,从源头提升设备质量安全水平。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推动将设备可靠性指标纳入电力行业通用设备质量监管平台、国家能源局资质和信用系统,充分利用信用公示、信用服务等方式,推行设备供应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设备准入。强化科技兴安机制,加大电力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费用投入,组织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大电网安全稳定仿真技术平台研发及应用。用好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政策,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安全治理穿透化、辅助决策智能化、安全作业可视化。
提升电力安全治理效能。严格信息报送,提升信息报送的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加强对敏感信息的研判,对迟报、漏报、瞒报的行为严肃追责。严肃事故调查,指导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事故事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推进监管机构事故调查履职能力提升。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培训教材库和师资库。着力解决二次、网安等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估标准,开展电力安全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真正实现文化育安。
今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电力行业将坚持以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席大大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电力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何洋)